国外一些网站打不开(为啥在中国有些外国网站打不开)
腾飞书院2018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秦子述说:这次线上支教项目深深地影响了我。
在熟悉的校园转换身份,整备行囊再出发,对于像赵阳、李奔、吴梦滢一样的年轻人而言,来到科研助理岗位上,是让科研梦想继续生长。在逐步融入科研助理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想明白了,自己求学多年的复旦,就有科研沃土。
对早就坚定了升学之路的她来说,这个决定尤为艰难。另一种希望:寓学术于工作之中,在新起点打好追梦基础事实上,科研助理既是一份工作,也带来了广阔的学术平台。这一岗位本身具备对应的发展空间,能够提高毕业生竞争力,支持他们顺利向学术深造、专职科研人员或科研管理人员过渡。得知李奔因本科时未深入科研而感到遗憾,熊诗圣亦表示,愿意在科研助理的工作中,再度给予他相应机会。内心深处,她仍心向学术。
本科与硕士阶段偏重临床研究的她,在这里成了向基础研究领域转化的新人。吕亮东希望吴梦滢能够在工作中收获信心,扎实追梦。作为人文社科的学生,曹禹杰觉得绩点只是大学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
有一段时间,我每天都要带着七、八本书,常常是去学校的路上翻一本,回家的时候再看另一本。丰富多元的通识教育和专业学习令曹禹杰获益匪浅,但是他不愿意止步于此, 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今年5月,在图书馆借阅流通服务逐步常态化以后,他通过馆际互借系统借阅图书三十余本,位居图书馆借阅榜首。这一系统服务了上海市2500万左右人口、6077居(村)委会、1182家指定药店等,提高了口罩资源分配效率。
后来,他们才了解到这位爷爷其实已经患有轻到中度的阿尔茨海默病。实现个人价值,是刘佳兴对自己的要求。
曹禹杰:三年读书700余册,文学是对世界的探索在复旦四年的本科学习中,曹禹杰继承中文系严谨笃实的学术传统,坚持好学力行的求知态度,在阅读中探索人生和世界的可能性。余愫:保持学医的一颗赤子之心连续两年获评国家奖学金,四年绩点综合排名第一,在复旦一路走来,余愫深深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句深有感慨。其中:本(专)科生获奖6057人次,研究生获奖22440人次,留学生获奖174人次,225名本科生新生获得新生奖学金。赤子之心不灭,因为学医,让余愫的未来有了许多值得期待的东西。
大一寒假,余愫的母亲不幸因病离世,这对她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刘佳兴也主动加入,希望可以在技术支持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按照我们提供的配额方案,药店人员会将一只只口罩公平、高效地交给每位居民。刘佳兴回忆道:由于数据收集流程冗长,我们基本上到晚上才能拿到完整数据,因此时常需要熬夜到第二日凌晨4、5点才能完成工作。
地铁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向前奔跑着,形样百态的乘客匆匆路过站台,有一个自由的灵魂拎着一袋笨拙的书,在五角场站下车。但在好运气背后,是他每天坚持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睡觉的良好作息、反复温习与批注的文献和书籍。
诚如陈尚君老师在中文系开学典礼上的寄语,阔大而不空疏,踏实而不拘执,通达而不随意,求新而不务奇。在冰冷数据背后,他更看重一门课程最后是否能给自己的成长带来新的、异质的经验。
曹禹杰说,大学并不比高三轻松,但是他从不感到痛苦。目前,曹禹杰已经获得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推免资格。除此之外,他还热衷于买书,今年仅用半年时间就填满了新买的书架。然而,即便如此,他也会反反复复地确认系统功能是否无误,保证次日的口罩分配工作顺利进行。在冥冥的巧合中,她自己的心灵仿佛也得到了抚慰。不过,我现在买书越来越谨慎了,家里能用来放书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了解到这个情形,由公共卫生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学生组成的海宇技术攻关团队向上海市商务委员会请缨,请求提供分配方案。唏嘘感叹的同时,他们的第二期活动也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了老人的认知能力上。
奇妙的是,我做志愿者有段时间的一位帮助对象长得特别像我妈妈。好学上进、与真理同行,他们是奖学金的获得者,更是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复旦青年。
在这三年的阅读中,一个作品、一个文本、一段话、一句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常常让他收获意外的快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余愫和同学们在枫林校区发起临终关怀志愿服务。
快乐且包容、自由且开放,曹禹杰期待自己向上发展,同时愿意扎根于人海,揭开世界的面纱,做一个真正的人文学子。目前,她已经通过复旦首批卓博计划学员选拔,将在医学院继续完成博士学位。刘佳兴用自己所学为社会做了力所能及的贡献,让自己的个人价值得到了体现。余愫曾对伙伴们说:我们都是医学生,设计这些项目不是跟谁去比有多好,而是自己要反过来想它们对医学生真的有吸引力、有帮助吗?她认为,医学不同于其他生命科学,其核心不仅仅是探索和发展,更在于提供帮助和时常安慰。
制图:实习编辑:边欣月责任编辑:李沁园。4.0只是一个没有温度的数字。
余愫在活动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生死的背景下思考为何学医的问题。谦虚的曹禹杰将自己的满绩归因于好运气。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众多复旦人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口罩是疫情的关键词之一。原本对理论和机制更感兴趣的余愫逐渐对生老病死的问题产生了更多感性认知,使得她最终由基础医学转专业到了临床医学。
对于医学生、尤其临床医学生而言,如果在真正穿上白大褂前没能实践参与这些志愿活动,或许会留下一些遗憾。刘佳兴将其称之为自己2020年的高光时刻,想到能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研发口罩系统,在疫情期间辅助上海市的精细化管理,我感到由衷的自豪。2019-2020学年,他获评国家奖学金及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沈从文在《从文自传》的诉说一直激励着曹禹杰,以文学和阅读为工具,不断拓宽人生的边界,发现更加真实的世界。
他很害怕满绩高手的标签。在未来,他希望自己可以阅读更多的书。
对于优秀,刘佳兴这样定义:我觉得一个人的优秀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学业成绩、科研、竞赛和社会实践……在他看来,优秀体现着一个人或团队在群体中的突出价值,表现在社会价值和自身价值两个方面。作为走读生,曹禹杰每天需要近两个小时上下学,所以他也习惯于在地铁上阅读。
在突出的供需矛盾下,上海市亟需一种科学的口罩分配方案。而如果一个人可以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进行有机结合,把握事物的本质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做到优秀,在看似危机的环境中找到转机。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